中汽联为宣传汽配名优品牌,响应国家品牌强国战略,自2020年开始举办中国汽配品牌节,已有上千家企业参与,今年是第三届。由中机维改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独家总冠名,定于2022年5月10日-6月10日继续举办。今年的品牌节主题是“相信品牌的力量”,充分展示汽配品牌企业在抗疫及复工复产中的榜样担当,为品牌强国建设贡献行业力量,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22年6月7日,“2022 启配信息平台杯 中国汽配产业品牌周”的第二场活动,由 中机维改交通信息管理中心 特约冠名播出的2022中国机动车维修改装备案追溯平台赋能峰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汽车服务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笃洋,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瑞昕,中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中心主任、中机维改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赵幸芝 三位超级大咖出席汽配产业品牌周并做了精彩分享,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点赞数量达到82万个。
2022中国机动车维修改装备案追溯平台赋能峰会由中汽联秘书长、中国汽配品牌节副主席兼秘书长郭霁嘉主持。
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和标准化领军人物、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瑞昕 出席2022中国机动车维修改装备案追溯平台赋能峰会并作了精彩致辞。刘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硕士, CRBA/IADCA 注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高级审核员/验证审核员、GJB 审核员,现任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理事、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木兰会导师、中汽联智库资深标准专家。她多年从事汽车行业技术和标准化工作;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国家军用标准能够熟练运用,具有较强的咨询、 指导及授课能力。她多次组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技能要求、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技能评价规范等标准的起草、制定及审议、审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她组织指导业内各专业领域、协会各分支机构对行业缺失的产品标准、管理规范立项、起草、制定、审议、报批62项,其中25项团体标准已经分别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项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已经于2021年2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并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实施。
刘秘书长代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表达了对中国机动车维修改装备案追溯平台建设的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按照国家信用交通的要求,让信用成为贴身“标签”,让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中心主任、中机维改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赵幸芝 就“中国机动车维修改装备案追溯平台”建设及功能做重要发布。赵幸芝主任指出,全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后,将打造全国机动车产品数据库统一、企业准入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各领域应用软件统一、同质产品保护价格统一、数据信息备案流程统一、产品编码标识统一、招商授权流程统一、销售运营模式统一、维修改装服务标准统一、交易资金保障标准统一、政府监管服务统一的全国汽车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的安全运行操作系统,逐步将原有市场的价格竞争、垄断经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转变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品牌与售后服务满意度为首要任务的良性发展的竞争体系,实现同质化配件良性发展的交易市场。届时,全国机动车产品的制造企业、品牌运营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车辆用户、物流运输、政府监管等全产业链,依托全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大数据互联互通操作系统的应用,快速运用大数据平台为企业在全国市场进行产业布局。
三位汽配行业超级大咖做了精彩分享。2022年3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以健全的信用机制畅通国内大循环、以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等具体要求。全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就是紧扣这一国家政策,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嘉宾认为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四五”规划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了整体框架,是我国建设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依据。中汽联认为,建设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要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投入,加强对信用信息数据的统一规范管理,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多元化的社会信用体系。下一步,中汽联将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等机构,着力推广全国机动车全产业链备案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让广大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受益,让汽车后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Copyright © 全国交通运输安全预警监管中心 Allright s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1017804号【工信部ICP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一诺互联 中汽云监 中机交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浙公安备33038102332010